1、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可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防护技能,强化从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 (√)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均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或者举报。(√)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对存在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作出停产停业、停止施工、停止使用相关设施或者设备的决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执行,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执行依法制定的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
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7、《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8、《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
9、《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事故的依法调查处理。(√)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时,无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该协议无效;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应当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危险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有毒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
17、《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当包括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
18、《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中应至少包括有限空间名称、作业单位名称、作业内容、作业时间、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作业相关人员、主要安全防护措施、作业负责人意见及签字项、审批责任人意见及签字项等内容。(√)
19、《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保护事故现场;需要移动现场物品时,应当做出标记和书面记录,妥善保管有关证物。(√ )
20、《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是由国家行政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21、《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规定,安全警示标志应当明显、保持完好、便于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识别。(√ )
22、作业人进出有限空间时,可蹬稳踏牢管线、电缆、电缆托(支、吊)架、托板、槽盒等附属设备(×)
23、若呼吸防护装备同时使用数个过滤元件(如双过滤盒),更换过滤元件时应全部同时更换。(√)
24、监护人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随时进行检查,发现落实不够或安全措施不完善时,有权提出暂停作业。(√)
25、将风管放在有限空间出入口进行通风可达到最佳的通风效果。(×)
26、开始作业前,作业负责人应对所有作业相关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明确作业内容、作业方案、作业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应采取的防护措施和应急救援等内容。交底清楚后,交底人与被交底人应进行签字确认,安全交底单应存档备查。(√)
27、有限空间中的有机物分解只可能会产生硫化氢等有毒气体,不会造成环境缺氧。(×)
28、生产经营单位在有限空间内作业,按照规定制定了作业方案,可不对相关过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
29、 暴雨后,作业人员拟进入处于相对低洼处的电缆井进行巡检作业时,井中可能存在淹溺、缺氧窒息、中毒、触电等风险。(√)
30、有限空间警示标志分为两类:有限空间标牌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告知牌( )。(√)
31、为节约检测报警仪用电,应进入有限空间后再开机检测。(×)
32、隔绝式呼吸防护用品分为正压式、负压式和过滤式三种。(供气式和携气式。供气式分为正压式和负压式)(×)
33、有限空间作业单位对其实施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承担直接责任。(√)
34、初始评估检测为非3级的,作业过程中应使用机械通风设备持续通风。(√)
35、当有限空间内气体环境复杂,作业单位使用的气体检测设备不满足检测需要时,作业单位应委托具有相应检测能力的单位进行检测。(√)
36、初始评估检测结果为氧气20.9%,其他气体浓度为0,作业过程中气体环境稳定,该环境下作业时应进行监护检测或个体检测。(√)
37、气体检测报警仪是用于检测和报警工作场所空气中氧气、可燃气和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或含量的仪器,由探测器和报警控制器组成,当气体含量达到仪器设置的条件时可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38、氧气检测应设定缺氧报警和富氧报警两级检测报警值,缺氧报警值应设定为19.5%,富氧报警值应设定为23.5%。(√)
39、 在不通风的地窖和密闭仓库中储存蔬菜、水果和谷物等可产生高浓度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40、自吸式长管呼吸器依靠自主呼吸,佩戴者吸气时面罩内呈微正压,存在作业环境有害气体侵入面罩,危害佩戴者生命安全与健康的风险。(×)
41、发生有限空间事故后,应尽可能采取非进入式救援方式进行救援。(√)
42、进行心肺复苏时,确定无外伤的,可用托颌法打开气道,怀疑有外伤时,用仰头举颏法。确保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垂直于地面。(×)(反了)
43、由于有限空间作业管理人员无须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不必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培训( ×)。
44、 作业负责人是负责组织实施有限空间作业的管理人员,全程在现场指挥、参与作业,由作业负责人与作业者保持密切沟通。( ×)
45、有限空间作业单位使用的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不属于国家规定的强制检定设备,只要在洁净环境中开机零值准确就不用定期检定。(× )
46、根据北京市有限空间事故特点,盲目施救是造成有限空间作业事故进一步扩大的主要原因。(√)
47、在对供水管网的阀门井进行检查作业时发现井下有积水,应使用抽水机将积水抽出,使用水泵时作业人员不应进入,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48、当气体检测时间与作业者进入作业时间相隔超过10 min时,为防止间隔期间有限空间内气体环境发生变化,进入前还需要进行再次评估检测。(√)
49、 有限空间内存在谷物、泥沙等可流动固体时易产生吞没事故。(√)
50、绷带“8”字包扎适用于手、肩、肘、膝关节及踝关节的包扎。(√)
51、使用充气管塞封堵时,应先打开上游管道井盖,直接将管塞放入管道内,然后向管塞打压。(× )
52、【易】【作业操作程序-热力井作业注意事项】热力管井作业的,无论是作业前还是作业过程中,都应使用强制通风降低作业环境危害,对多次检测不合格的检查室应在井口内壁设置“缺氧危险”、“强制通风”的警示牌。(√)
53、当密闭设备内需要进行涂装作业和动火作业时,应先进行涂装作业。(× )
(先动火作业)
54、在欲将实施作业的有限空间外设置锥桶、警戒线及安全告知牌,其目的是要将所从事有毒有害危险有限空间作业场所从整个有毒有害危险场所的环境中分隔出来,防止危险有害因素进入作业区域,确保作业安全。(× )
55、某新建电缆管沟深为8m,进入其内实施电缆敷设作业可能存在高处坠落的风险,不存在窒息和中毒的风险。()
56、作业人员应在进入有害环境前佩戴好适宜的呼吸防护用品,在有害环境中不应随意脱卸。(√ )
57、再次评估检测为2级的作业环境,作业者宜配置正压式隔绝式紧急逃生呼吸器。( ×)
58、再次评估检测为2级的作业环境,作业者应配置正压式隔绝式呼吸防护用品。(√)
59、再次评估检测为3级的作业环境,作业者应配置正压式隔绝式紧急逃生呼吸器。(√)
60、再次评估检测为3级的作业环境,作业者宜配置正压式隔绝式紧急逃生呼吸器。(×)
61、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 )
62、作业者发现情况异常或感到不适,呼吸困难时,必须坚持完成作业,方可离开。( ×)
63、上下传递作业工具和提升杂物时,应用绳索系牢,严禁抛扔,同时下方作业者应躲避,防止坠物伤人。(√ )
64、用氮气置换有限空间后,还需用空气再次进行置换,否则进入会发生窒息事故。(√ )
65、通风换气时要注意空气源新鲜。风机避免选择放置在启动中的机动车排气管附近、发电机旁等可能释放出有毒有害气体的地方。(√ )
66、监护者是指为保障作业者安全,在有限空间内对地下有限空间作业进行专职看护的人员。( ×)
67、自吸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的滤毒盒达到更换条件后,使用者应根据作业环境防护需要,重新装填滤毒盒内的活性炭后才能使用。( ×)
68、烟道和锅炉内易存在缺氧、一氧化碳(CO)中毒危害。(√ )
69、使用六氟化硫作为绝缘气的配电装置室与其下方电缆层、电缆隧道的门下应设置“注意通风”的标志,相通的孔洞应处于敞开状态。( ×)
70、当有限空间中存在的有毒有害气体不止一种,且不属于一种过滤件类型时,应选择防护毒性最大气体的滤毒罐/盒。( ×)
71、在污水井、排水管道、集水井、电缆井、热力井、燃气井、给水井、有线电视及通信井、地窖、沼气池、化粪池、酒槽池、发酵池等可能存在中毒、窒息、爆炸的有限空间内从事施工或者维修、排障、保养、清理等的作业属于有限空间作业。(√ )
72、发生有限空间事故后,必须采取进入式救援的,救援人员自身安全得到保障的情况下才可进入有限空间实施救援。(√ )
73、检查面罩佩戴气密性的方法是:用双手掌心堵住呼吸阀体进气口,然后深吸一口气,如果面罩紧贴面部,无漏气即表明气密性良好。(√ )
74、使用盲板进行封堵时,盲板上少量沙眼或裂缝不妨碍使用。( ×)
75、作业前进行气体检测时,每种气体在每个检测点上应连续读取3次,以检测数据的最高值为依据。( ×)
76、作业者进入2级环境,应佩戴紧急逃生呼吸器。( ×)
77、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多积聚在有限空间下部,因此仅对地下有限空间下部进行检测即可。( ×)
78、有限空间作业人员为防止管道内有毒有害气体泄漏至作业区域,采取关闭管路阀门,加装盲板的方式进行安全隔离,并且应在关闭的阀门和盲板上挂上“正在工作 请勿开启”的警示标语,或设置人员看管,防止无关人员意外开启。(√ )
79、在有限空间出入口周边显著位置应设置至少1个具有双向警示功能或2个具有单向警示功能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告知牌。(√ )
80、 1级作业环境不应进行常规作业。(√ )
81、1级作业环境可以进行常规作业。( ×)
82、作业方案应经过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核和批准。(×)(单位负责人向主主管部门进行审批)
83、监护者应防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
84、粮库的筒仓内可能存在中毒、燃爆、吞没等风险。(√ )
85、某物业存在化粪池,可将其清掏作业发包给任何可以作业的单位。( ×)
86、在实施有限空间作业管理时,应建立作业安全防护设备设施台账,建立登记、清查、使用、保管等管理制度,设置专人负责其维护、保养、计量、检定、维修、更换等工作。(√ )
87、进入热力管井作业,持续接触热后必须休息,时间不得少于30min,体息时应脱离高温作业环境( ×)( 15分钟)。
88、一个25 m深的竖井,使用送风机通风(现有风管长15 m)时,风机应放在井内平台上,使得风管可以尽量置于井下部。( ×)
89、建筑施工过程中涉及的人工挖孔桩、工作井抹灰等作业不属于有限空间作业。( ×)
90、当作业人员进入管道内作业时,随时与监护者保持沟通,期间若信号中断属正常情况,作业者不必返回地面。( ×)
91、在有毒气体浓度超过IDLH值,或缺氧时,应使用配全面罩的正压式携气式呼吸防护用品。(√ )
92、对某有限空间进行评估检测,其氧含量仅有1.8%,应使用纯氧通风,快速提高环境内氧气含量。( ×)
93、作业单位是进入有限空间实施作业的单位。(√ )
94、监护者要履行作业全程监护并与作业者进行有效沟通、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紧急情况下协助开展救援等职责。(√ )
95、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技术资料、说明书、维修记录、计量检定报告等应建档保存,并易于随时查阅。(√ )
96、标色为蓝色的过滤件可防护硫化氢气体。(√ )
97、作业者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进入污水管道作业时,应定时观察气压值,一旦听到呼吸器报警哨鸣响,必须立即撤离。(√ )
98、初始评估检测结果为氧气18.5%,硫化氢浓度为6ppm,可燃性气体为0,一氧化碳浓度为20ppm,作业过程中气体环境不稳定,该环境应进行机械通风。(√ )
99、间接压迫止血就是用手指压迫伤口远心端的动脉,阻断动脉血运,能有效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 )
100、由于有机物分解时可产生硫化氢,因而从事污水管沟疏通挖掘、污物处理、化粪池清掏等工作时可能会接触硫化氢气体。(√ )